方体空气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系统的维护是简单地换紫光灯。灯管换时间的工业标准为9000小时或一年左右。目前在延长灯管寿命的紫外线技术方面尚没有显著进展。事实上在使用过程中,灯管自身会经历某种光化学过程,发生紫外线灯管过度的现象,紫光灯由一种特殊的能透过紫外线的石英玻璃制成(普通玻璃无法透过紫外线),以便使紫外光输出达到zui大。当紫外线长时间照射玻璃时,会使玻璃对紫外线频段(而非可见光)的不透明性逐渐增加,降低了灯管的效率。一支普通的紫外线灯管使用9000小时后,所发出的UV-C的能量通常比一支新灯管低40%。输出的紫外线降得如此之低便会影响消毒效果。因而此时就应该换灯管,以重新获得的消毒能力。新的高科技灯管能够在9000小时的灯管寿命内维持高水平的紫外线输出量,达到初输出量的85%。此外,新的灯管设计加环保。每支灯管仅使用不过5毫克的汞,而普通灯管则使用多达50毫克的汞(后者必须作为危险废弃物加以处理)。
空气紫外线消毒灭菌器是用于工厂、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消毒灭菌的产品。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破坏各种病菌,细菌,寄生虫以及其他致病体的DNA结构,毁坏其核酸分子键,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
杀菌能力
紫外线杀菌的广谱线是zui高的,一般达到足够辐照强度和时间,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率课达到95%以上。
注意事项
1、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为明显。人体受到短时间照射即会产生皮肤泛红、搔痒、起过敏性的丘疹;长时间照射会使皮肤组织受到严重的伤害,足够剂量的照射甚至会造成皮肤的癌变。紫外线照射到人眼也非常有害,短时较大剂量照射会使眼睛红肿、流泪、睁不开眼,长期受到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白内障甚至致盲。
2、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而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遇到物品阻挡时,就会产生反射、穿透或吸收。紫外线消毒要求每立方米空间紫外线灯瓦数≥1.5W,照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并规定紫外线的服装强度不得70ūW/cm2,否则杀菌效果不佳或无效,达不到消毒目的。
3、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 另外,紫外灯光衰较大,寿命不长。一般厂家生产的紫外线杀菌点燃数百小时后,它的紫外强度衰减很快,zui高达到30%,杀菌效果大大减弱。另外,加工中造成的阴极损伤也影响了紫外线杀菌灯的寿命。由于紫外线杀菌灯的光衰与荧光灯光衰在机理上不相同,所以这一问题还有待各方努力解决。
5、 应用中还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使用时,可选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灯管,清除灰尘与油迹对灯管的污染。使用过程中,定取擦拭,做好灯管的保洁工作,以免影响透紫率及辐射强度。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为不可见光,其频率恰好可见光谱。紫外光谱中可杀菌的波长或频率集中在254纳米,可地抑制微生物、霉菌孢子和病毒性污染物。该频率分布于紫外光谱的UV-C段。
紫外线如何发挥作用?
当微生物穿过UV-C时,光线会穿透**体的细胞核,破坏其DNA的分子键。这种破坏或断裂使微生物无法繁殖。一旦缺乏繁殖能力,**体片刻内就会死去无法繁殖后代。有些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对于紫外光能作用的恢复能力要比其它病原体强。例如,病毒比细菌容易破坏,而有效地减少霉菌孢子则需要zui大紫外光量。
空气传播的病原体肉眼看不见,而且多数非常细小,以至于能够轻易地穿过标准的空气过滤设施。向过滤添加紫外线空气消毒可以防止即便是细小的微生物滋生。